Copyright © 惠州市旅游景点特色美食网 沪ICP备2024074567号
2024-12-31
惠州,这座位于广东省东南部的地级市,有着丰富的饮食文化,诸多特色小吃令人垂涎欲滴,而龙门米饼更是其中的佼佼者。龙门县,地处广东省中部,东南与河源市东源县、惠州市博罗县接壤,西南与广州市从化区、增城区毗邻,北与韶关市新丰县相连。这里山水相依,自然环境得天独厚,不仅赋予了龙门米饼优质的原料,还孕育出独特的人文风情。
龙门县是客家、广府和瑶族文化的交集地,连续三届被文化和旅游部评为 “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”。在这片充满文化底蕴的土地上,龙门米饼承载着历史的记忆,成为当地人心中难以割舍的家乡味道。它旧时又称年饼,每到年关,龙门人便以家庭为单位,炒米、和馅、打饼,在热闹的气氛中迎接新年,米饼也成为款待和赠送亲友的良品。如今,龙门过年制作米饼的传统虽只在个别乡村存在,但米饼早已走出乡村,走进作坊、加工厂,一年四季皆可见,成为龙门最著名的小吃之一,更是游客们喜爱的手信佳选。
龙门米饼的历史可追溯至明代,距今已有数百年。据龙门县相关史料记载,那时龙门人就有除夕前打年饼的习俗。每至年关,一家人围坐在融融炉火旁,齐心协力制作米饼,左邻右舍也会相互帮忙,欢声笑语中,感情愈发深厚。制作米饼的原料颇为讲究,需用当地优质冬季大米,经锅炒后,色泽金黄,香气四溢;花生得是当年产的,果仁饱满结实;糖要用冰糖,配以适量水,在锅里熬成粥样,隔夜冷却,熔糖时若加拍扁的生姜一、二块同煮,味道更佳;水最好取南昆山水,清洌甘甜。打饼程序更是考究,从研粉、将米粉和糖浆花生等配料搅匀、印饼、压实到烘干,每一道工序都来不得半点马虎。
春节期间,米饼成为当地人赠送长者亲朋的礼品之一,也是出嫁女回娘家拜年的必备吉祥食品。春耕后,龙门村民上山、下田早出晚归,便于携带、保存时间长达半年之久的米饼则成为了充饥的食物。那时的米饼款式不多,以圆形为主,取月圆之意,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,间或有少许鱼仔形,鱼,谐音余,寓意年年有余。
岁月悠悠,龙门米饼的制作技艺代代相传。曾经,它只是龙门人过年时自家享用或馈赠亲友的专属美食,制作多以家庭为单位,纯手工打造。但随着时代发展,龙门米饼不再局限于春节,逐渐走向市场,成为四季皆有的美味。制作也从传统手工慢慢向半机械化、机械化转变,一些老字号饼家仍坚守古法,保留手工制作的精髓,让传统味道延续;同时,不少现代化工厂崛起,利用先进设备,提升产量,满足市场需求。
品种日益丰富,除了经典的花生白糖饼,还新增了黍米饼、薏米饼、绿豆饼、紫薯饼、糯米饼、无糖饼等,迎合不同人群的口味偏好。包装也不断升级,从简易的纸包、塑料袋装,发展到精美纸盒、罐装,既方便携带,又适合送礼。销售范围愈发广泛,不仅畅销珠三角城市,还远销海外,美国、澳大利亚、加拿大等地的华侨同胞,通过这小小的米饼,慰藉思乡之情,让龙门米饼的美名在异国他乡传播开来。 2015 年 2 月,龙门米饼制作技艺入选惠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,2017 年,获评 “龙门十大旅游手信” 之一,这一块块米饼,承载着龙门的历史与文化,走向更广阔的天地。
龙门米饼之所以风味独特,离不开对原料的严苛挑选。制作米饼的大米,首选当地优质冬米,这种米在冬季收获,生长周期长,积累的营养丰富,颗粒饱满,色泽晶莹。经锅炒后,米色金黄灿烂,香气四溢,为米饼奠定了醇厚的米香基础。花生则要求必须是当年新产,果仁饱满结实,富含油脂,炒制后香气浓郁,能为米饼增添独特的坚果风味。糖的选择上,坚持用冰糖,其纯度高、甜度适中,配以适量南昆山水,在锅里小火慢熬成粥样,隔夜冷却,熔糖时若加入拍扁的生姜一、二块同煮,待打饼时捞起,既能去腥提香,又让米饼多了一丝别样的清新。水,取自龙门当地的南昆山水,水质清洌甘甜,矿物质丰富,为米饼注入了自然的清甜与灵动,使得米饼口感更为爽口宜人。
有了优质原料,精细的制作工序更是关键。先是炒米,将选好的冬米洗净晾干,放入烧热的大铁锅中,不断翻炒,火候与翻炒频率全凭师傅经验,直至米色由白转金黄,米香四溢,这一过程需持续半小时以上,确保每一粒米受热均匀,炒熟炒透。炒好的米冷却后,用石磨或机器研成细腻米粉,米粉的细腻程度直接影响米饼口感,越细越能与其他配料完美融合。接着熬糖,冰糖加水,小火慢熬,期间需不停搅拌,直至糖液浓稠如粥样,色泽金黄透亮,冷却后的糖胶黏性十足,是米饼成型的 “黏合剂”。然后将米粉、糖胶、炒熟碾碎的花生等配料按比例倒入大缸,师傅们双手翻飞,反复搅匀,力度与时间的把控精准到位,让各种原料充分交织,激发出复合美味。
印饼环节,传统木制模具登场,模具上雕刻着寓意吉祥的图案,如圆形代表月圆人圆、鱼仔形寓意年年有余。将和好的原料填入模具,压实,轻轻敲出,雏形初现的米饼便带着美好祝福诞生了。随后是压实,早期纯手工用平底锤子反复敲打,如今虽有机器辅助,但仍遵循古法力度,确保米饼紧实,不易松散。最后送入烘干房,用炭火或电烤,低温慢烘,期间需不时翻面,直至米饼完全干燥,色泽诱人,此时,一块块香脆可口的龙门米饼才算大功告成,每一道工序都饱含着匠人的心血与对传统美食的坚守。
刚出炉的龙门米饼,香气扑鼻,那股浓郁的米香与花生的醇厚、糖的清甜交织在一起,瞬间勾起肚里的馋虫。拿起一块,轻轻一咬,“嘎吱” 一声,薄而酥脆的外皮瞬间在齿间裂开,紧接着,内馅的丰富口感纷至沓来,花生碎的颗粒感、米粉的细腻,融合得恰到好处,咸淡适中的滋味在舌尖散开,越嚼越香,让人欲罢不能。
若是品尝传统的花生白糖饼,白糖的甜蜜与花生的香浓是主角,甜而不腻,每一口都充满浓郁的坚果风味,仿佛能感受到阳光与大地的馈赠。黍米饼则带着黍米特有的谷物香气,口感更为醇厚质朴,微微的甜意中透着淡淡的清香,吃在嘴里,满满的都是大自然的味道。薏米饼有着薏米独有的清新,祛湿又健康,入口清爽宜人,即使多吃几块也毫无负担。绿豆饼最为爽口,绿豆的清香在唇齿间萦绕,咬下去的瞬间,仿佛夏日的燥热都被一扫而空,尤其适合在炎热天气享用,给味蕾带来一场清凉派对。
龙门米饼作为惠州地区的特色美食,不仅美味可口,还具有极高的性价比,价格区间宽泛,能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。
在当地的传统小作坊或街边小店,简易包装的普通龙门米饼,通常每斤价格在 10 - 20 元左右。这类米饼多为家庭式手工制作,保留了最传统的风味,虽包装质朴,但味道纯正,深受本地居民喜爱,是日常解馋、自家食用的实惠之选。若是游客前往龙门游玩,购买作为手信,一些带有简易纸盒包装、印有龙门特色图案的米饼,价格会稍高一些,每斤大概 20 - 30 元。它们既方便携带,又增添了几分纪念意义,能让远方的亲友品尝到地道的龙门风味。
品牌化、规模化生产的龙门米饼,价格则因品牌附加值、包装精美程度、原料精选等级等因素有所不同。中等规模品牌的龙门米饼,常见的 200 - 300 克罐装产品,售价在 15 - 30 元不等,多采用铁罐或精致纸盒包装,密封性好,能更好地保存米饼的酥脆口感,无论是送礼还是自用,都很合适。而一些老字号或知名品牌推出的高端系列,如采用有机原料、遵循古法纯手工制作的龙门米饼,搭配精美的礼盒,内附详细的文化介绍与食用指南,价格相对较高,一盒 300 - 500 克装的米饼礼盒,可能售价在 50 - 100 元甚至更高,这类产品往往是馈赠长辈、商务往来的上佳选择,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品质追求。总体而言,龙门米饼以亲民的价格,让人们轻松品味到惠州的传统美味。
龙门米饼虽美味可口,但并非适合所有人食用,部分人群需注意忌口。
首先是上火人群,米饼通常经烘烤或油炸制成,性偏燥热,上火者食用后,易加重咽喉肿痛、口舌生疮、便秘等症状,此时应少食,待身体火气消退后再适量品尝。
糖尿病患者也需谨慎,传统米饼制作多会加糖,以增添风味,即便一些宣称无糖的米饼,其原料米粉在人体消化后也会转化为葡萄糖,食用过多易造成血糖波动,不利于病情控制,若想吃,务必严格控制食用量,并密切监测血糖。
肠胃消化弱者同样不宜多食,米饼质地相对干硬,且含有较多碳水化合物,消化功能欠佳者食用后,可能加重肠胃负担,引发胃胀、胃痛、嗳气等消化不良症状,这类人群可选择将米饼泡软后少量进食,或遵循医嘱决定是否食用。
此外,对米饼原料过敏者,如花生过敏者禁食含花生的米饼,以免引发过敏反应,危及健康。了解这些忌口事项,能让大家在享受龙门米饼美味的同时,守护好自身健康。
龙门米饼,这一承载着惠州龙门数百年历史与文化的传统名点,从明代的除夕年饼走来,历经岁月洗礼,制作工艺愈发精湛,原料挑选愈发严苛。它不仅是一种美食,更是龙门人乡愁的寄托、传统习俗的延续。独特的风味,或香脆、或醇厚、或清爽,满足着不同味蕾的期待;亲民的价格,让无论是本地居民还是外来游客,都能轻松将这份美味分享传递。虽然食用时需留意一些忌口事项,但只要合理选择,便能尽情享受它带来的愉悦。
当下,龙门米饼已走出国门,迈向世界,成为惠州乃至中国美食文化的一张亮丽名片。希望大家有机会来到惠州龙门,亲自品尝这美味的米饼,感受它背后深厚的文化底蕴,让龙门米饼的馥郁香气与悠长韵味,长久留存在记忆深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