惠州惠阳区简介

2024-12-27

惠阳溯源:历史长河中的印记

惠阳,这片位于广东省东南部、惠州市南部的土地,宛如一颗镶嵌在东江中下游南岸的璀璨明珠,散发着独特的魅力。它地处珠三角经济区,介于东经 114°13′~114°37′,北纬 22°47′~23°06′之间,地理位置优越,是连接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节点。全区土地总面积 1205.44 平方千米,海域面积 1319 平方千米,海岸线长 63.1 千米,丰富的自然资源为其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。

惠阳的名称由来已久,因该地属惠州,又位于南海之北,遵循 “水北为阳” 的传统命名原则,故而得名惠阳。这一名称承载着历史的厚重,见证了岁月的变迁。

回溯历史,春秋战国时期,惠阳这片土地属于百越地,原住民在此繁衍生息,创造了独特的地域文化。秦始皇三十三年(公元前 214 年),统一岭南的秦始皇设置桂林、南海、象三郡,惠阳自此纳入南海郡地,开启了与中原文化融合的新篇章。此后,历经汉高祖元年(公元前 206 年)至汉武帝元鼎六年(公元前 111 年)的南越国时期,以及汉武帝元封元年(公元前 110 年)至西晋的南海郡博罗县管辖阶段,惠阳地区不断发展演进。

东晋时期,惠阳属欣乐、酉平县地,南朝宋时分属安怀、怀安县地,行政区域的划分逐渐细化。隋开皇九年(589 年)后,惠阳地区改称归善县,并且在之后的唐朝至清朝漫长岁月里,一直沿用此名。期间,虽在明隆庆三年(1569 年)有过区划变动,割出宽得、古名二都和长乐县(今五华)的琴江都合在一起置建永安(今紫金)县,但归善县的主体地位始终稳固,州、郡、路、府等治所多设于此,成为区域的政治、经济、文化中心。

民国元年(1912 年),历史翻开新的一页,废惠州府后,惠州府与归善县合并为惠阳县,先后隶属于潮循道、第四行政督察区、第五行政督察区。抗日战争时期,惠阳地区形势复杂,曾分为路东县和惠东县,后又自然消失。民国三十八年(1949 年),惠阳、惠东两县分治。

新中国成立后,1949 年 12 月,惠阳、惠东合并为惠阳县,县署迁至淡水。此后,惠阳县历经多次行政区划调整,如 1950 年 4 月县署迁回惠州城东;1958 年 4 月划出惠州市(县级)和惠东县,同年年底重新合并,还将龙岗、横岗、坪山、大鹏、葵沙、南平等乡划归宝安县;1964 年 10 月析出惠州市(县级),1965 年 7 月析置惠东县,1975 年 5 月划出三栋公社归惠州市(今惠城区)管辖等。直至 1990 年 3 月,惠阳县城从惠州市区迁到淡水镇,1994 年 5 月 6 日,惠阳撤县设市(县级),委托惠州市代管。2003 年 3 月,经国务院批准,惠阳市撤市设区,正式成为惠州市惠阳区,开启了发展的新纪元。

惠阳的历史,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地域变迁史,从古代的百越属地到如今的现代化城区,每一个阶段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记,为这片土地积淀了丰富的文化底蕴,也为其未来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。

人口新貌:活力惠阳的蓬勃力量

截至 2023 年末,惠阳区常住人口达 96.81 万人,城镇化率为 74.91%,展现出其城市化进程的稳步推进。户籍人口 46.80 万人,其中城镇人口 29.84 万人,乡村人口 16.96 万人,这样的人口结构反映出城乡发展的差异与融合。全年人口出生率 9.14‰,死亡率 2.93‰,人口自然增长率 6.22‰,保持着一定的人口增长活力。

惠阳人口的变化有着诸多因素。一方面,其优越的地理位置毗邻香港,靠近深圳、东莞,处于 “深莞惠 1 小时经济圈” 的枢纽中心,吸引了大量外来投资与产业入驻。众多企业在此落地生根,创造了丰富的就业机会,如电子信息、家具制造等产业吸纳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劳动力,使得常住人口数量稳步上升。以淡水街道为例,作为惠阳的核心区域之一,汇聚了众多商业中心、工厂企业,吸引大量年轻人前来打拼,成为人口流入的热点地区。

另一方面,惠阳注重城市建设与公共服务提升。教育资源不断优化,多所优质学校建成招生,医疗设施逐步完善,大型医院引进先进医疗技术与设备,为居民提供更好的就医条件。便捷的交通网络,包括高速公路、铁路以及城市公交系统,让人们的出行更加高效,增强了城市的吸引力。

从人口变化对惠阳经济的影响来看,大量劳动力涌入为产业发展提供了人力支撑。在制造业领域,充足的劳动力保障了生产线的高效运转,降低了用工成本,提升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。同时,人口增长带动消费升级,餐饮、零售、娱乐等服务业蓬勃发展。以万达广场、天虹商场等为核心的商圈日益繁荣,人流量、销售额持续增长,进一步拉动区域经济增长。

展望未来,惠阳人口有望持续增长。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深入推进,惠阳承接更多产业转移与资源外溢,将吸引更多高素质人才扎根。政府持续优化人口政策,加强人才引进与落户服务,提升城市包容度,为人口增长营造良好环境。未来的惠阳,将以更开放姿态、更优质环境,汇聚各方人才,续写发展新篇章。

旅游风华:自然与人文的交融

(一)自然风光:山水画卷绘惠阳

惠阳的自然风光宛如一幅绚丽多彩的山水画卷,让人流连忘返。大亚湾红树林城市湿地公园,作为国家 4A 级景区,位于大亚湾中心区、淡澳河入海口处,是咸淡水交汇的河口湿地,保存着一片茂盛的红树林群落。公园总面积约 176 公顷,精心打造 “一心、两翼、三区、十景” 的旅游空间格局,已然成为具有岭南典型湿地特点,集生态保护、游览观光、休闲健身、科普文化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生态公园。踏入公园,沿着长约 800 米的生态栈道漫步,脚下是潺潺流水,身旁是郁郁葱葱的红树林。红树林作为热带、亚热带特有的常绿灌木和小乔木群落,生长于陆地与海洋交界带的滩涂浅滩,其独特的呼吸根或支柱根,以及神奇的种子繁殖方式,令人称奇。这里还是众多鸟类、鱼类的栖息家园,据统计,栖息于此的鸟类多达数十种,鱼类品种也颇为丰富,是观鸟爱好者与生态探索者的心仪之地。

碧海湾旅游度假区同样魅力非凡,它坐落于惠州大亚湾小桂笔架山,占地面积 3000 多亩,与深圳东部华侨城、小梅沙相距仅约 15 分钟车程,交通便捷。这里集高山峡谷、海湾、岛屿和温泉等旅游资源于一身,自然资源得天独厚。山海峡漂流全程 3.8 公里,总落差达 182 米,漂流落差多达 160 多处,巨大高速落差达 17 米,长 80 多米,沿途峡谷幽深,怪石嶙峋,让游客在惊险刺激中感受大自然的磅礴力量;水上游乐场设施齐全,高速滑水道、成人标准泳池、环流河以及天然泳池等应有尽有,多功能造浪池能模拟六种海浪效果,给游客带来逼真的海滨体验;沿着环海绿道骑行,海风拂面,波光粼粼的海面与岸边葱郁的植被交相辉映,美不胜收。

亚维浓生态园则是另一番田园牧歌式的美景,它位于惠阳区永湖镇凤咀村,毗邻大坑水库,环境清幽。园区内百花争艳,除了春日里明艳动人的黄花风铃木,还有向日葵、百合花、格桑花、百日菊、玫瑰等花卉,四季花海不断,吸引游客纷纷驻足拍照。这里不仅是赏花胜地,还是一个集萌宠园、采摘园、植物科普园、野炊区、烧烤区、生态餐厅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休闲好去处。在采摘园,游客可以亲手采摘新鲜的蔬果,感受丰收的喜悦;萌宠园里,可爱的小动物们憨态可掬,给人们带来无尽欢乐。据了解,生态园还积极推动农旅融合,采用 “龙头企业 + 基地 + 农户” 的模式,带动周边农户增收致富,获评国家 3A 级景区、广东省重点农业龙头企业等称号,成为惠州市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。

(二)人文瑰宝:历史沉淀的韵味

惠阳的人文景观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,叶挺将军纪念园便是其中的杰出代表。纪念园位于惠阳区秋长街道周田村,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、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。这里是叶挺将军的故乡,走进纪念园,仿佛穿越时空,回到那个风云激荡的革命年代。叶挺故居、腾云学堂等历史建筑保存完好,它们见证了叶挺将军成长、求学、投身革命的历程。叶挺将军在北伐战争、南昌起义、广州起义等诸多重大历史事件中都发挥了关键作用,他率领的部队以英勇善战著称,为中国革命事业立下不朽功勋。纪念园通过丰富的史料、实物陈列以及生动的场景复原,全方位展现了叶挺将军波澜壮阔的一生,让后人深刻缅怀先烈的丰功伟绩,铭记那段血与火的历史。

淡水老城,作为惠阳历史变迁的见证者,散发着古朴的韵味。这里的明清古街、庙宇、祠堂等建筑错落有致,斑驳的墙壁、古老的石板路,都诉说着往昔的故事。淡水老城曾是惠阳地区的经济、文化中心,商业繁荣,人文荟萃。在古街漫步,还能看到一些传统的手工作坊,如铁匠铺、木工坊等,传承着古老的技艺。如今,淡水老城在保护与开发中,既保留了原汁原味的历史风貌,又融入了现代的文化创意元素,成为人们探寻历史、品味传统文化的绝佳去处。

铁门扇南阳世居同样引人注目,这座客家围屋建筑规模宏大,风格独特。围屋始建于清朝康熙年间,由叶氏家族兴建,历经数百年风雨依然坚固。它的建筑布局严谨,防御功能完备,四周高墙环绕,设有瞭望孔、射击孔等。走进围屋,内部庭院深深,中轴线对称分布,堂屋、横屋、天井错落有致,体现了客家传统的家族聚居文化。屋内的木雕、石雕、壁画等装饰精美绝伦,题材广泛,涵盖历史故事、神话传说、花鸟鱼虫等,展现了客家先民高超的艺术造诣,让人对客家文化的博大精深赞叹不已。

舌尖惠阳:美食地图大赏

(一)传统客家风味:岁月凝练的经典

惠阳,作为客家文化的重要传承地之一,其传统客家美食犹如一部部鲜活的历史典籍,承载着先辈们的智慧与情感。客家盐焗手撕鸡,这道传承已久的佳肴,以独特的制作工艺和诱人的风味,成为惠阳美食的经典代表。传统手法需先将整鸡风干,再用盐焗,如此方能突出干香耐嚼的口感,而如今为保留鸡肉鲜嫩多汁,多省略风干步骤,直接盐焗。选用三黄鸡,宰杀洗净后,用盐、米酒、沙姜末、特制香料粉(由小茴香、花椒、八角、香叶、桂皮、草果、丁香、白蔻、陈皮等混合烤制研磨而成)以及味溢匙鸡肉精粉(提鲜增香)涂抹鸡身内外,腌制 45 分钟,随后往鸡腹内倒入少许米酒,包上两层透气纱纸备用。砂锅内铺粗盐,放入鸡后再用粗盐掩埋,加盖焗制,期间适时翻转,焗好后焖制片刻,取出晾凉,手撕装盘,搭配沙姜油一同上桌。鸡肉鲜嫩,鸡皮金黄,沙姜的独特香气与鸡肉完美融合,令人回味无穷。

客家梅菜爽肉卷亦是一道不可多得的美味,它将猪颈肉与梅菜巧妙组合,尽显客家饮食的创新巧思。猪颈肉剁碎,加入洗净泡发、切碎的梅菜,调入生抽、老抽、蚝油等调料,搅拌成馅。用五花肉片将馅料卷好,放入蒸笼蒸熟。出锅后的肉卷,色泽诱人,咬上一口,梅菜的咸香与猪颈肉的鲜嫩、五花肉的醇厚相互交织,口感爽脆,层次丰富,让人欲罢不能。

黄金酥丸作为东江传统风味名菜,更是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。其制作工艺可追溯至清朝乾隆年间,流传至今已两百多年,还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制作时,选取当天凌晨宰杀的乡村猪肉,以后臀部瘦肉为佳,去除多余筋头肌膜,切成长条,用特制铁棒捶打,遵循先强后弱原则,直至起胶有粘性。接着将捶打好的肉末放入铜盆,加入 5% 淡盐水和 30% 肥肉粒搅匀成肉浆,手工捏成丸状,放入纯正花生油浸泡,避免粘连。最后,将锅烧至 120°,倒入浸泡肉丸的花生油和肉丸,用漏筛不断翻腾,炸至肉丸膨胀上浮、表皮金黄即可。黄金酥丸体大饱满,入口紧实弹牙,不肥腻,肉香四溢,无论是作为单独菜品,还是搭配其他食材烹饪,都堪称一绝,是惠阳人喜庆宴席中必不可少的菜式,也是外地游客馈赠亲友的必选手信。

在惠阳的诸多酒楼饭店,这些传统客家菜都有着各自的精彩演绎。生利来酒楼的客家盐焗手撕鸡,鸡肉入味,手撕纹理间饱含汁水,每一口都是满满的鲜香;尚膳坊的客家梅菜爽肉卷,摆盘精致,分量十足,让食客大快朵颐;裕华金鼎酒店的鲍汁黄金酥丸,鲍汁浓郁醇厚,包裹着金黄酥丸,更是将这道传统名菜的风味提升到新高度,吸引着无数食客前来品尝。

此外,客家酿豆腐、客家咸鸡等经典菜肴也各具特色。客家酿豆腐以鲜嫩豆腐为载体,挖空填入调好味的肉馅,煎至两面金黄后加水炖煮,豆腐吸收肉香,汤汁浓稠,入口嫩滑;客家咸鸡则是将光鸡煮熟,抹盐腌制一两天,盐使鸡肉中的氨基酸分解,造就皮脆肉嫩、骨肉鲜香的独特风味,在新不夜天酒楼等店家备受推崇,成为惠阳人餐桌上的常客,传承着客家饮食文化的精髓。

(二)特色小吃:街头巷尾的烟火

穿梭于惠阳的大街小巷,各种特色小吃琳琅满目,散发着浓郁的烟火气息,构成了城市独特的味觉符号。珍合云吞,这一拥有百年历史的老字号,承载着几代惠阳人的记忆。它源自创立逾百年的珍合酒家,在原酒家员工的坚守传承下,至今仍在大鱼街散发着迷人魅力。走进店里,点上一碗热气腾腾的云吞面,便能开启一场美味之旅。云吞面皮爽滑劲道,薄如蝉翼却韧性十足,肉馅饱满,精选新鲜猪肉,手工剁馅,颗颗云吞都饱含着肉香。搭配的面条亦是筋道爽口,根根分明,在猪骨与虾头熬制的浓郁汤底中肆意翻滚,吸收了汤的鲜美。再加上每日限量供应、总是早早售罄的秘制叉烧,那醇厚的蜜汁风味,与云吞面完美融合,一口下去,鲜香四溢,满满的都是童年的味道,让人陶醉其中,不舍离去。

旺金龙汤粉店同样声名远扬,其品牌始创于 1992 年,创始人张学胜凭借对横沥汤粉的热爱与钻研,打造出这一惠阳美食名片。这里的猪脚粉堪称一绝,每天清晨,张学胜亲自挑选新鲜猪肉,精心制作肉馅,只为给食客呈上最纯正的美味。猪脚经过特殊处理,先卤后焖,皮滑肉嫩,软糯 Q 弹,入口即化,浓郁的卤香在齿间散开。汤粉选用优质米粉,爽滑劲道,在熬制数小时的鲜美汤底中浸泡片刻,便吸饱了汤汁的精华,再配上鲜嫩的生菜、爽口的酸菜,以及那颗颗饱满、咬下去汁水四溢的猪肉丸,一碗下肚,暖意从舌尖蔓延至全身,满满的都是惠阳人浓浓的乡愁。其招牌 “金镶肉” 更是独具特色,金黄的猪皮包裹着上等猪肉打成的肉皮馅,油炸后外皮酥脆,内馅鲜嫩多汁,搭配汤粉食用,口感丰富,层次分明,荣获广东省 “广东好味道” 比赛金奖实至名归。

除了这些,街头巷尾还有诸多令人垂涎的美味。卤鸭、卤鹅色泽红亮,卤香四溢,肉质紧实,咬上一口,卤味醇厚,越嚼越香;卤味拼盘里,鸭翅、鸭爪、鸭脖等汇聚一堂,是闲暇时光的绝佳零食。而客家茶果,作为惠阳传统的糕点小吃,更是寄托着客家人的乡愁。糍粑软糯香甜,外表裹着一层细腻的糯米粉,轻轻一咬,里面的芝麻花生馅瞬间爆浆,满口留香;艾粄带着艾草的清香,甜咸交织,软糯可口,仿佛将春天的气息融入其中;萝卜粄则以清甜的萝卜丝搭配鲜香的肉粒为馅,外皮软糯,内馅丰富,煎、蒸、煮皆美味,每一口都饱含着家的味道,让人在品尝间忆起儿时的美好时光。

惠阳印象:古韵与新风交织

惠阳,这片承载着千年历史的土地,从百越先民的足迹到现代都市的崛起,每一寸土地都诉说着往昔的故事。它以 “水北为阳” 的古老智慧得名,在岁月的长河中历经朝代更迭、区划变迁,沉淀出深厚的文化底蕴。

如今,惠阳以包容开放之姿吸引着八方来客。96.81 万常住人口在此安居乐业,城镇化进程稳步推进,人口活力为城市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。在这里,既能饱览大亚湾红树林湿地的生态壮美、碧海湾度假区的山海奇景、亚维浓生态园的田园诗意,又能在叶挺将军纪念园、淡水老城、铁门扇南阳世居等人文胜迹中感受历史的厚重。

而舌尖上的惠阳更是一场味觉狂欢,传统客家美食如盐焗手撕鸡、梅菜爽肉卷、黄金酥丸,传承着先辈的手艺与情怀;珍合云吞、旺金龙汤粉等特色小吃,弥漫着街头巷尾的烟火气息,让人流连忘返。

展望未来,惠阳将继续在时代浪潮中奋勇前行,依托粤港澳大湾区的广阔舞台,在传承与创新中书写更加辉煌的篇章。它宛如一颗耀眼的明珠,散发着古韵与新风交织的独特魅力,等待着更多人前来探寻、品味,一同见证它的成长与繁荣。